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也是新中国举办的第一家肿瘤专科医院。医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日坛医院。建院伊始,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医院陆续派专家进驻食管癌高发的河南省林县,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现场基础研究和肿瘤防治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铸造和弘扬了“北京医疗队精神”。1962年增设肿瘤研究所。1983 年迁至龙潭湖畔,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2009年成为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肿瘤研究所并入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成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医院是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此外,医院也是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国家药物临床研究中心、临床研究国家级质量评价和促进中心,以及国家抗肿瘤药物监测网所在地,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国家级肿瘤防治中心。
一、医院概况
- 成立时间:1958年,原名日坛医院。
- 地理位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 医院类型: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
- 主管部门: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医院院长:赫捷
- 医院规模:医院年门诊量达到百万余人次(也有说法为84万余人次),年手术量3万余台次(也有说法为2万余台次),年出院量5.3万余人次。
二、历史沿革
- 1958年,医院前身日坛医院创建。
- 1962年(也有说法为1963年),增设肿瘤研究所,此后又相继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苏启东等肿瘤高发防治现场。
- 1983年,迁至北京市东南龙潭湖畔,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 1996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 2009年,成为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肿瘤研究所并入国家癌症中心。
- 2021年,成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
三、医疗设施与技术
医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在全国三级肿瘤专科医院中持续名列第一,国家监测指标等级为专科医院最高等级A等。医院年门诊量百万余人次,年手术量3万余台次。在医疗服务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经治患者五年生存率、平均住院日、四级手术比例、病例组合指数等多项质量评价指标在全国肿瘤专科医院中均居首位。医院能够全面开展手术(含微创和内镜下治疗)、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肿瘤治疗手段,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水平引领全国,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Hmarker肺结节精准定位、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机器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原位新膀胱、大分割放疗等创新医疗技术。拥有质子加速器、磁共振图像引导医用直线加速器、旋转调强放疗直线加速器、超高端能谱CT与3T高场强功能成像 MRI和PET-MRI等先进仪器设备。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近年来牵头制修订肿瘤单病种诊疗规范指南33项。
- 医疗设备:医院配备了质子加速器、磁共振图像引导医用直线加速器、旋转调强放疗直线加速器、超高端能谱CT、3T高场强功能成像MRI和PET-MRI等先进仪器设备。
- 医疗技术:医院能够全面开展手术(含微创和内镜下治疗)、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肿瘤治疗手段,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水平引领全国,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创新医疗技术,如Hmarker肺结节精准定位、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等。
四、科室设置与专家团队
主要科室:
肿瘤内科:专注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肿瘤外科:涵盖乳腺肿瘤、胃肠肿瘤、肝胆肿瘤、头颈肿瘤等多个亚专科。
放射治疗科:开展精准放疗、立体定向放疗(SBRT)、质子治疗等。
影像诊断科:提供CT、MRI、PET-CT等影像学诊断服务。
病理科:在肿瘤病理诊断和分子病理学方面具有权威性。
其他科室:包括核医学科、介入治疗科、疼痛与姑息治疗科等。
诊疗特色:
多学科协作(MDT):针对复杂病例,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基于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开展个体化治疗。
微创技术:广泛开展腹腔镜、胸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微创技术。
临床试验:作为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参与多项国际国内临床试验,推动新药和新疗法的研发。
- 专家团队:医院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肿瘤学专家和学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他们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
五、学术交流与合作
- 国际交流:医院与WHO国际癌症研究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多个国际知名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 国内合作:医院与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肿瘤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