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8-1085-7138 机构合作: 176-0080-2612

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也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全国癌症发病率第一位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的19.66%,每年新发病例约70.5万,死亡病例56.9万。其中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预后较差,整体5年存活率为17.4%。

一、肺癌的类型

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

  • 小细胞肺癌 (SCLC): 约占肺癌的15%,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容易发生转移。

  •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约占肺癌的85%,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生长相对缓慢,转移较晚。

二、肺癌的病因

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 吸烟: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因素,约8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

  • 二手烟: 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 空气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吸入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 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石棉、砷、铬等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患肺癌的风险较高。

三、肺癌的症状

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咳嗽: 持续咳嗽,尤其是刺激性干咳,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

  • 咳血: 痰中带血或咯血,是肺癌的重要信号。

  • 胸痛: 胸部隐痛、钝痛或刺痛,可能与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有关。

  • 呼吸困难: 肿瘤阻塞气道或引起胸腔积液,会导致呼吸困难。

  • 声音嘶哑: 肿瘤压迫喉返神经,会导致声音嘶哑。

  • 体重下降: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是肺癌的全身症状之一。

四、分型及分期

肺癌的分型

肺癌的分型主要基于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特点,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 鳞状细胞癌:也称为鳞癌,癌细胞呈鳞状,有时可见角化珠形成。生长相对较慢,转移较晚。常表现为中央型肺癌,引起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
  2. 腺癌:癌细胞呈腺样结构,可分泌黏液。多为周围型肺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3. 大细胞癌:癌细胞较大,形态多样,缺乏小细胞癌、腺癌或鳞状细胞癌的特征。可发生于肺的任何部位,多为周围型肺癌。生长迅速,转移较早,预后较差。
  4. 小细胞肺癌:癌细胞小,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少,形似燕麦。生长迅速,转移早,恶性程度高。多为中央型肺癌,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5. 混合型肺癌:指的是同时存在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癌细胞,例如腺癌与鳞状细胞癌的混合。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通常依赖于主要的癌细胞类型。

此外,按照肺癌的生长部位,还可以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外周型肺癌:

  1. 中心型肺癌:长在人体胸腔内最中心的位置,紧挨主支气管。
  2. 外周型肺癌:生长在肺脏表面,紧挨着外周胸膜区域。

肺癌的分期

肺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侵犯情况,分为四期:

  1. Ⅰ期:肿瘤直径不超过3cm,无淋巴结转移。如果是ⅠA期肺癌,肿瘤体积较小,在肺内的直径不超过3公分,并且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ⅠB期同理。
  2. Ⅱ期:肿瘤体积较大,无淋巴结转移,或肿瘤较小但肺内淋巴结有转移。ⅡA期通常肿瘤体积较大,无淋巴结转移;ⅡB期是肿瘤体积较小,同时发生肺内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3. Ⅲ期:肿瘤细胞向纵隔或非淋巴区域转移。ⅢA期、ⅢB期的体内肿瘤细胞都已向纵隔或者非淋巴区域转移。
  4. Ⅳ期:肿瘤出现远处器官转移,如胸膜扩散、胸腔积液,或肿瘤已经转移到脑、肝、骨等身体其他部位。






五、肺癌的诊断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肺部肿块或结节。

  • 痰液细胞学检查: 检查痰液中是否存在癌细胞。

  • 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观察气道内部情况,并可进行活检。

  • 穿刺活检: 通过细针穿刺获取肺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 六、多学科治疗策略

(1)早期肺癌(I-II期)

  • 手术: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是根治首选,胸腔镜(VATS)创伤小、恢复快,5年生存率达60%-80%。
  • 辅助治疗:高危患者术后需化疗(如顺铂+培美曲塞)或靶向治疗(EGFR突变者用奥希替尼)。

(2)局部晚期(III期)

  • 同步放化疗:根治性放疗(60-70Gy)联合铂类化疗,中位生存期约20个月。
  • 免疫巩固治疗:度伐利尤单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3)晚期(IV期)

  • 靶向治疗:针对EGFR(吉非替尼)、ALK(阿来替尼)等突变,客观缓解率60%-80%。
  • 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显著延长生存期。
  • 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非鳞癌患者。


点赞(0)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