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肝癌一直被视为一个重大的挑战。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无数患者和家庭深受其害。然而,TACE手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介入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治疗原理和显著的治疗效果,成为了众多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TACE手术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 TACE手术,即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当时有学者通过将凡士林与蜡制成栓子注入颈外动脉进行肿瘤手术切除前的栓塞,这可以看作是TACE的雏形。然而,TACE作为一种正式的治疗手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被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的。 在中国,TACE的发展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中国介入放射学的奠基人之一林贵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肝癌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栓塞,标志着TACE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此后,TACE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TACE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目前,TACE治疗正向规范化、精细化和"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向发展。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化疗药物和栓塞材料,如碘化油、微球和放射性同位素等,还结合了现代医学技术,如微导管超选择插管、CBCT引导的靶血管精确插管等,以减少对病灶周围正常肝脏的损伤。 此外,TACE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例如,TACE与灌注化疗、射频消融、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等方法联合运用,以及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治疗手段,都是当前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热点。这些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肝癌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该方法通过将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后,注入适量的栓塞剂和化疗药物,使靶动脉闭塞,从而阻断肿瘤的血供,导致肿瘤缺血、缺氧,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TACE治疗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肝脏的双重供血系统——肝动脉和门静脉的特点,因为肝癌组织的血供95%以上来自肝动脉,而正常肝脏组织的血供70%-75%来自门静脉。通过这种方式,TACE能够针对性地对肿瘤进行治疗,同时减少对正常肝脏组织的影响。 1.手术不能切除的或切除不能根治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2.适用于原发性肝癌、肝癌术后复发(肝功能Child分级为A、B-级); 3.中国肝癌分期(Chinaliver cancer staging,CNLC)Ⅱb、Ⅲa 和部分Ⅲb 期; 4.不能或不宜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小于70%。 1.肝功能不全,血清胆红素、谷草或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 2.肝功能严重障碍,Child-Pugh C级,包括严重黄疸、肝性脑病、难治性腹腔积液或肝肾综合征; 3.无法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4.门静脉主干完全被癌栓栓塞; 5.还有WBC3×10^9/L; 6.肝肾功能严重不全; 7.严重的出血倾向; 8.碘过敏; 9.严重的高血压; 10.心脏病及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 · 术前4~6小时禁食,并训练床上大小便; ·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需要在术前将血压控制至平稳水平合并糖尿病的肝癌患者需要; · 在术前将血糖控制至平稳水平; · 术前建立静脉留置通道; · 术前晚正常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保持充足的睡眠; · 准备生活用品,如便盆、尿壶、吸管、垃圾袋、脸盆等; ·排空膀胱。 · 使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DSA)确保机器运转正常; · 局部备皮,准备18~19G穿刺针、导管鞘、导丝、导管及微导管; ·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日并降低平均住院费用 ·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显示,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手术成功率增加 · 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有助于预防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但需注意绝对卧床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排尿困难等问题 围手术期辅助用药,如槐耳颗粒等中药制剂能够部分缓解肝癌症状,增强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不适,改善生活质量。 首先,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详细告知TACE治疗的必要性、预期疗效、手术操作过程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并获得患者的同意及签署知情同意书。 《指南》指出,全面、规范的动脉造影是TACE成功的基础。术中需寻找并明确肿瘤的所有供血动脉,推荐使用锥形束CT(CBCT)检查,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仔细分析造影表现,明确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情况。 TACE治疗技术包括微导管超选择(段或亚段动脉)插管至肿瘤的供血动脉分支内再进行栓塞,减少对病灶周围正常肝脏的损伤;术中推荐CBCT引导的靶血管精确插管。 将导管插入到为肿瘤供血的动脉后,以适当的速度注入抗癌药物,使该动脉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 使用栓塞剂进行栓塞,可起到化疗性栓塞的作用,称之为TACE。最多用于肝癌的治疗。 TACE术后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风险,如继发感染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TACE治疗后,需要进行全程管理,包括肝癌诊断与分期、TACE手术实施、TACE围手术期管理、随访及预后评估等关键步骤。 术后不良反应 发热;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穿刺部位血肿;白细胞减少;肝区闷痛;厌食等。 并发症 继发感染;胆心反射;肝功能损伤和骨髓抑制等。 处理方法 · 对症支持疗法:止吐;吸氧;镇痛;禁食;静脉水化。 · 高压氧辅助治疗:减轻腹痛、腹胀、肝功能损伤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 提高操作水平和围术期监护注重术前评估,合理选择化疗药物。 · 加强围术期监护,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一般推荐在TACE术后4到6周进行首次随访,使用载药微球(DEB-TACE)的情况下,建议在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此外,随访方式包括电话和门诊复查,主要通过CT或MRI、化验AFP及肝功能各项指标来评估疗效。 随访期间,建议进行腹部CT平扫+增强和(或)MRI平扫+增强、复查胸部CT平扫,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的残留血流情况、肿瘤组织的坏死程度以及是否有新的病灶出现。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结果、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如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肿瘤灶内的碘油沉积浓密、瘤组织坏死且无增大和无新病灶,可以暂时不进行TACE治疗。此外,血清肿瘤标志物监测、CT及MRI也是评估TACE治疗效果的常用方法。 对于HBV感染者,在TACE随访过程中应加强抗病毒治疗管理,原则上终身服药,并密切监测HBV相关指标,以及时发现HBV再激活并及时处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TACE手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近年来,一些研究还表明,TACE手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靶免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这无疑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总之,TACE手术作为一种肝癌介入治疗方法,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治疗原理和显著的治疗效果,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TACE手术将在肝癌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Mo, Anwei., Lin, Biquan., & Chen, Denglin.. (2023). Efficacy of sequential TACE o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microvascular invasion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 Yi, Peng Sheng., Li, Yong., Yan, Shu., Wu, Bin., & Lan, Chuan.. (2019). Surgery combined with post-operative tran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mproves survival of intermedia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54(2). [3] Xu, Xinjian., Xu, Xinjian., Chen, Changsheng., Liu, Qiang., & Huang, Xiangzhong.. (2020). A Meta-analysis of TAE/TACE Versus Emergency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Ruptured HCC. 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43(9), 1263-1276. [4] Galle, Peter R., Tovoli, Francesco., Foerster, Friedrich., Wörns, Marcus A., & Cucchetti, Aless&ro.. (2017). The treatment of intermediate stage tumours beyond TACE: From surgery to systemic therapy. Journal of hepatology, 67(1), 17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