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容易引起肺癌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我们在生活中仍然能见到从不吸烟的肺癌患者。
为什么呢?
因为除了吸烟以外,肺癌还有其他容易被忽视的危险因素,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规避或预防。
被动吸烟,即日常所说“二手烟”,尽管二手烟中致癌物含量比主动吸烟低,但家庭、公司等多个场合均可能接触二手烟,暴露场景多,部分人可能从出生起就暴露在二手烟中,暴露时间长,因此长期频繁接触二手烟会增加非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并且接触时间越长,风险越高。此外,国内外的多项研究也证实了被动吸烟和肺癌之间的联系。早在2003年,一项针对22个工作场所烟草暴露与肺癌危险的研究显示,非吸烟工作者因工作环境被动吸烟,肺癌的发病危险会增加24%。因此,非吸烟者最好尽量远离“烟雾缭绕”的环境,吸烟者要做到不在公共场合、人群聚集的地方抽烟,最好努力戒烟,既是保护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也是保护自己。
据估计,有高约15%的肺癌患者有职业和环境接触史。搬运、制造、包装工人,铅管工人、机械工人、炼铜工人、锅炉制造工人等,因为工作环境中常接触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致癌物质,发生肺癌的风险增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病变,可导致肺泡破坏,支气管腔狭窄,最终出现不可逆性肺功能障碍。COPD患者的气道、肺实质、肺血管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细胞反复损伤修复,容易发生癌变,从而增加肺癌风险。一项研究面向国内外1995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探索COPD与肺癌关联强度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论显示COPD患者患肺癌的风险约为无COPD人群的1.57倍。有亲属,尤其是直系亲属患肺癌会增加自身患肺癌的风险。风险最高的是有亲属在年轻时诊断为肺癌的人,和有多名亲人患肺癌的人。因此建议,如果有家人查出了肺癌,家里的其他人也应该接受体检。尽管以上危险因素和肺癌发生相关,但两者的联系并不是百分之百,更不意味着只有以上人群才会患上肺癌。无论是否具有以上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都是预防肺癌的王牌。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2,19(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