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胰腺假性囊肿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胰腺疾病,其名称中的“假性”二字常常引发人们的疑惑。那么,胰腺假性囊肿究竟“假”在何处?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话题,揭示其背后的医学真相。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指胰腺周围或胰腺内部的非上皮组织包裹的液体积聚,属于胰腺囊性病变中的一种。 这种囊肿通常是由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胰腺损伤等引起的并发症。其特征是囊壁内缺乏上皮细胞,内含胰腺分泌物、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等。影像学上表现为胰周囊性占位,有薄或厚的囊壁,内可有分隔。 据多项证据,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由血液、胰液外渗以及胰腺自身消化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崩解物等的聚积,不能吸收而形成。 具体来说,胰腺假性囊肿通常发生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的四周左右,如果囊肿小于4cm,大多可以自行吸收;但如果囊肿直径大于6cm,自行吸收的可能性相对减小。 胰腺假性囊肿还是急慢性胰腺炎常见并发症,其治疗常需要多学科参与。在急性期,手术主要是外引流或袋形缝合,以治疗囊肿的穿破或感染;对慢性期患者,如囊肿较大或出现并发症者宜及时行手术治疗。 在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上腹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和发热等症状,并且腹部可以扪及囊性肿块。 血尿淀粉酶测定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囊肿内胰酶经囊肿壁吸收后可出现在血尿中,引起血清和尿液中淀粉酶呈轻度到中度升高。 CT扫描可以显示囊肿的部位、大小,并测定其性质,有助于与胰腺脓肿、胰腺囊性肿瘤等其他病变进行鉴别。MRI也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结构信息。 需要与胰腺潴留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等其他病变进行鉴别。胰腺潴留性囊肿属于真性囊肿,通常较小,多为单发,位于胰腺实质内,其囊壁完整。 胰腺假性囊肿通常是由于慢性或急性胰腺炎导致胰管阻塞或局部坏死,组织液化后积存大量液体形成的局部囊性病变,其本质是炎症引起的,并非肿瘤性病变。其他类型的胰腺囊肿,如肿瘤性胰腺囊肿(PCN),则是由胰管或腺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为主要特征。 胰腺假性囊肿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胰周囊性占位,有薄或厚的囊壁,内可有分隔。其特征性的表现是囊壁病理学检查缺乏上皮覆盖。肿瘤性胰腺囊肿(PCN)则表现为多微囊型或多巨囊型囊肿,蜂窝状外观,有中央星状瘢痕及钙化,囊液粘滞性低、肿瘤标记物水平高,恶变率较高。 胰腺假性囊肿通常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消化系统症状、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肿瘤性胰腺囊肿(PCN)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囊壁不规则和增厚、囊腔内有钙化等情况,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发生癌变。 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法,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手术方法。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的内引流已经成为胰腺假性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 近期美国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大直径、自膨式、双蘑菇头样支架(AXIOS stent)系统在治疗胰腺假性囊肿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此外,新型蕈型覆膜金属支架(LAMS)也在假性囊肿引流中展现出较好的疗效和临床实用价值。 这种方法通过皮肤进行穿刺,将囊肿内的液体引流出来,适用于一些不适合进行内镜手术的患者。 虽然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逐渐被边缘化,但在某些复杂或严重的病例中,外科手术仍然是必要的选择。 这种技术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肯定,并发症少,适用于大多数胰腺假性囊肿患者。 这种方法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进行穿刺,将囊肿内的液体引流出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这种方法结合了超声和内镜的优势,能够更精准地定位囊肿位置,减少误操作的风险。 胰腺假性囊肿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囊肿的类型和大小、是否与胰管相通、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患者的基础情况和并发症的存在与否。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通常发生在6周以内,如果不与胰管相通,部分可以自行消退,尤其是囊肿小于5cm且无全身感染中毒的情况下。慢性胰腺假性囊肿则多发生在慢性复发的情况下。 大多数胰腺假性囊肿(88.9%)不与主胰管相通,这可能影响其自然预后。 适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例如,微创手术在处理胃后部胰腺假性囊肿伴坏死的患者中预后较好。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肥胖者、嗜酒者、有胆源性疾病者以及暴饮暴食等因素容易诱发胰腺假性囊肿,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预后。 合并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和囊内乳糜漏的复杂假性囊肿相对少见,但临床处理难度大,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胰腺假性囊肿之所以被称为“假性”,主要源于其囊壁的组织结构差异和形成机制的特殊性。通过深入了解其定义、成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一疾病,并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在新媒体运营中,我们也应注重传递专业、准确的信息,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参考文献】 [1] 郝杰,马坚,周灿灿,等. 免X线超声内镜下透壁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2023,29(10):76-82. DOI:10.12235/E20220591. [2] 马明福,魏志国,何铁英. 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临床荟萃,2023,38(4):293-301.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23.04.001. [3] 吴祖成,李霞,李春凤,等. 胰腺假性囊肿常见术式及编码探讨[J]. 中国病案,2024,25(1):34-36,108. DOI:10.3969/j.issn.1672-2566.2024.01.013. [4] 狄扬,傅德良.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J]. 肝胆外科杂志,2022,30(4):250-252,280. DOI:10.3969/j.issn.1006-4761.2022.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