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8-1085-7138 机构合作: 176-0080-2612

胰腺癌是美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5年生存率约为9%。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和2型糖尿病。胰腺癌在诊断时,大约35%的患者为局部晚期疾病(第三阶段),50%的患者为转移性疾病(第四阶段)。本文将结合《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来为大家介绍,遇到胰腺癌时,有哪些治疗方法。


手 术 治  疗

在进行外科手术之前,应完成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及全身情况评估,需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确定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的关系以及远处转移情况,并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根据评估结果,肿瘤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可切除、临界可切除和不可切除。

不到20%的胰腺癌患者在初次诊断后可进行手术切除。最常见的手术是惠普尔手术,切除胰头、十二指肠、胆囊和胃窦,通过空肠吻合完成远端胰管和胆道系统的引流。惠普尔手术的总死亡率约为4%-5%,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0%-50%。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胃排空延迟(发生率11%-29%),术后胰瘘(发生率2%-20%),术后脓肿形成(发生率9%-13%),胆汁渗漏(发生率2%~8%),胰腺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1%-8%)。

化疗

胰腺癌的化疗可应用于各个期别的患者,包括可切除和临界可切除患者的术前新辅助/转化治疗、根治术后患者的辅助治疗、以及局部晚期或转移复发患者的治疗。化疗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可减轻晚期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存质量。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及体力状况评分适时地进行药物及剂量的调整。重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合并症处理,包括疼痛、营养、精神心理等。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胰腺癌的重要局部治疗手段之一,贯穿各个分期。

可手术切除局限性胰腺癌,如因内科疾病不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推荐精准根治性放射治疗结合同期化疗增敏,是提高这部分患者长期生存的新选择。
临界可手术切除患者可直接接受高剂量放疗或联合化疗,根据治疗后疗效决定是否行手术切除。同期放化疗是局部晚期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
对于寡转移(转移灶数目及器官有限)的胰腺癌患者,可通过同时照射原发灶、转移灶,实现缓解梗阻、压迫或减轻疼痛以及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的目的。

胰腺癌的术后放疗的作用尚存争议,胰腺癌术后局部残存或切缘不净者,术后同步放化疗可以弥补手术的不足。

消融治疗

尽管手术技术、化疗和放疗取得了进展,但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保持平行。

且胰腺解剖位置特殊,对基础疾病较多、不欲接受手术或术后复发以及合并梗阻性黄疸、多发转移、剧烈疼痛及不耐受全身化疗的胰腺癌患者,局部消融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缓解疼痛,且可继发全身免疫效应。

胰腺癌的各种消融方式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不可逆电穿孔,现将各消融方式的作用机制和优劣比较总结如下:

胰腺癌消融方式的比较

方式

作用机制

优势

局限性

射频消融术(RFA)

利用交流电在组织中形成热消融区。

与其他消融方式相比,价格低廉。广泛可用。

严重不良事件包括胰瘘、急性胰腺炎、门静脉血栓形成、十二指肠损伤、胆道损伤、胃溃疡或瘘管、腹腔积血和肝衰竭。

微波消融(MWA)

通过搅动水分子产生摩擦热,形成消融区。

与RFA相比,消融区相对较大,消融时间更快。不需要接地垫。

可能的不良事件包括轻度胰腺炎、无症状性高淀粉血症、胰腹水和轻微出血。

冷冻消融

利用气压的变化在组织中产生冻融循环(即焦耳-汤姆逊效应)。探针尖端可达到低至-185°C的温度,诱导周围组织中的细胞死亡。

与RFA和MWA相比,冰球的可视化效果好,术后疼痛和对附近关键结构的损伤更少。

可能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胰腺或胆汁渗漏、消化道出血或梗阻、胃排空延迟、感染或腹腔内出血。

不可逆电穿孔(IRE)

非热工艺使用直流替代在细胞膜上形成永久性孔隙,增加渗透性并诱导细胞死亡。

非热性,不受散热器效应的限制,如热烧蚀方式。在血管和其他关键结构附近工作时的首选方法。

产生心律失常的风险。需要全身麻醉,进行心脏监测和肌肉松弛。探头放置必须平行。

参考资料:
[1]  Narayanan G, Daye D, Wilson NM, Noman R, Mahendra AM, Doshi MH. Abla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ancers (Basel). 2021 May 21;13(11):2511.
[2]  General Office of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 38 (05): 1006-1030.

点赞(0)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