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以40~70岁为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比例约2-5:1。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进展迅速,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不到10%,但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就诊时大部分患者已属于中晚期。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治愈机会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方法,但80%以上的胰腺癌患者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 而介入治疗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胰腺癌不可开刀时的治疗需求。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可以针对胰腺癌及胰腺癌转移瘤。胰腺癌的介入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经动脉灌注化疗、经鼻胆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道支架植入、消化道支架植入、消融治疗、出血栓塞治疗以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临床中,最常选择的是局部消融治疗。
经动脉内灌注化疗术(TAI)
TAI是指经动脉内导管或微导管插入到胰腺癌病灶主要供血动脉,根据临床资料确定相应化疗药物及其方案,将药物在一定时间内经导管灌注到肿瘤组织内的治疗方法。化疗栓塞术是指在灌注结束后,用栓塞材料阻断肿瘤供血动脉,引起肿瘤缺血坏死。近年来临床中使用TAI治疗胰腺癌的研究逐渐减少,部分原因是由于新消融技术的应用。
消融治疗
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主要机制为冷冻对靶组织的物理性杀伤灭活,通过冷冻和复温对组织的立即损伤;同时,冷冻引起微血管收缩、血栓形成导致微循环淤滞;而且,冷冻肿瘤细胞坏死后产生特异性肿瘤抗原,可以被机体抗原递呈细胞识别,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抗体,通过抗原抗体结合启动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可以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一项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胰头癌术后免疫指标检测的研究发现,冷冻消融组术后14天CD4、CD8、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水平。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消融利用高频超声波成像聚焦于肿瘤,导致热坏死和机械性坏死。HIFU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减轻肿瘤负荷,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少,是非手术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一项综合研究显示:125I粒子植入+化疗组患者客观有效率、疼痛缓解率、6个月生存率和12个月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对于癌痛明显的患者,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还可以有效缓解胰腺癌患者疼痛状况,明显改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
结语